母婴门店经营管理培训内容反复提及一个话题,即“消费行为心理学”。旨在研究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心理现象及其规律。那么话说回来,我们母婴店顾客又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呢?
一.注重品牌和质量的心理
伴随互联网资讯的飞速发展,前几年毒奶粉事件的曝光让宝爸宝妈们极为警惕,在孕婴产品中,最受关注的因素即是安全质量问题。绿色无毒、安全环保、天然有机等名词成了挑选该类产品时的必要标签。同时也衍生出了“崇外心理”、“攀比心态”——一些家庭特意寻找海外代购,相对的更放心一些国外的品牌,甚至过激者会产生盲目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
二.从众心理
每一个行业都有这种心理,尤其母婴行业,首先消费的年轻妈妈们相对对商品不是特别了解,而面对的使用对象又是身娇肉贵的宝宝,宁可雷同,保险、安全,而不敢标新立异。
针对顾客的从众心理,母婴门店要做的就是确保自己门店内那些牌子名气大、用户覆盖广的产品不可缺,要通过这些基本款站稳脚跟,留住客户。
三.尝鲜心理
这里的“尝鲜”恰恰是与上头的“从众心理”相反的,如何理解呢?当前母婴用品的消费力人群主要是80、90后的父母,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品牌意识强。或许在上头所说的宝宝吃的方面宁可从众也不标新立异,但在遵守安全健康等基本底线前提下,一些新奇特的产品、也就是门店里的“长尾商品”也是容易受到青睐的。
四.逆反心理
这种心态倒不是说母婴门店的顾客才有,消费人群中个性强的顾客逆反心理特别严重。尤其遇到一些导购经验不足,顾客一进门就喋喋不休地推荐,反而造成顾客的反感。
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少说甚至不说;充分尊重顾客的选择,征求意见以及互动,而非单纯给予。有条件的门店更应该营造体验式营销,让顾客从实际的体验来判断对产品的需求。
五.虚荣心理
现在的家庭构成一般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然后一家人围绕着一个孩子,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呀!于是,宝宝吃的用的都是相对比较好的,因此,孕宝产品不再是追求价格低廉,而更为关注产品的质量、品牌、包装、档次等因素。
因此,我们的导购在话术上也是可以作出相应的调整的。譬如,一些顾客在和你聊相对高档的产品,表示她们想用或正在使用。这时候就可以说:“这款产品挺好用,就是价格有点高,一般顾客我从不介绍,现在我给你说一下它的功能和用法吧。”那么,顾客一听,很受用,因为会感觉她在你心目中是属于高端消费人群。
六.求知心理
刚才说了,目前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是80、90后的宝爸宝妈,普遍受教育程度高。那么,或多或少会不认同上一代的育儿知识,并希望得到更详实的产品知识信息和科学的育儿指导。而最初因为缺乏经验,缺乏信息来源,因此,有经验的亲戚、朋友间互相推荐就具备非常关键的影响,妈妈群中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和产品使用感受,他们的消费行为就变得相互影响和具备一定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