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优乳业企业档案
澳优乳业成立于2003年,2009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经过14年的发展,其已形成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人奶粉、液态奶、营养品的多元化布局,并逐步从婴幼儿配方奶粉乳企开始过渡到高价值综合营养食品公司。
华声在线记者 龙腾 实习生 谢宛珍特别报道
3年销售额过亿,6年上市,9年并购荷兰百年乳企海普诺凯……这就是澳优乳业传奇成长轨迹。全国两会前夕,记者走进澳优乳业位于湖南长沙的中国区总部,探秘其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发展之道。
“2016年,我们的全球销售收入达27亿元,为长沙贡献2.51亿元税收。”澳优乳业执行董事吴少虹自豪地告诉记者。然而,作为一家发展势头正劲的国际化乳企,澳优乳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2003年澳优乳业初创之时,几个创始人就将目光投向了全球,虽然有着对未来的设想,但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澳优的国际化步伐从原先的1.0版本设想,走到了现在的3.0版本。
由于创始人团队对乳源安全有着深刻的了解。因此,在成立之初,澳优乳业就立足于澳洲奶源,并将奶源锁定在国外yiliu产地,且一直坚持至今。
十几年后来看这个决策,不夸张地说,全部使用进口奶粉,一直在为澳优乳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因为从大头娃娃到三聚氰胺,过去十年中国奶粉企业的首要主题不是赚钱,而是在历次奶粉安全风波中如何独善其身活下来。
没有奶源,没有工厂,没有牧场,在成立之初,澳优乳业就采取的“进口牌”推广策略,从公司名称到形象包装,都定位“国际化”,这让澳优乳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中国快速增长的GDP和中产阶层的崛起,决定了高品质高价值奶粉品牌有庞大的市场。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8年,澳优乳业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07%和143%,2008年毛利润更是高达40%,也创造了澳优乳业的黄金发展周期。2009年10月,澳优乳业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个赴港上市的乳业黑马。
看到澳优的高速成长,为其代工的澳洲工厂也不禁眼红,于是开始部署在中国市场做自己的品牌。为了形成合力且不相互竞争,澳优董事长曾亲自跑到澳洲,甚至愿意出让公司的股份给这个代工商,但是仍未能改变该企业亲自到中国市场做品牌的决心。
“基于贸易的奶源供应,毕竟是不稳定的。”吴少虹说,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稳定的奶源和深化的产业链,才能真正站住脚跟。国际品牌,包括这些代工大厂,都在觊觎中国崛起的乳业市场,最终都是要进入的,一旦产生利益冲突,代工商跑到前台来竞争的事件必然再度上演,澳优乳业上游又会受到威胁了。
因此,在2009年上市之后,澳优乳业就一直在澳洲、新西兰寻求国际并购的机会。但在这个乳业高度垄断的国度里,大公司吃不动,小企业不想要,澳优乳业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并购主体。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欧洲荷兰,澳优乳业终于遇见了海普诺凯。
“当时作为一家第三世界的公司,到欧洲控股收购一家百年企业,这是很罕有的。”可澳优乳业还是快速地办成了。当时海普诺凯在荷兰已经有两个工厂,但中间重要的一环——基料生产,还依靠另外一家百年工厂——Lyempf公司。于是澳优又打起购并这家公司的主意了。
2011年,澳优乳业出资1600万欧元收购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51%的股份,澳优乳业次拥有了一个自有、稳定的产品供应源头。随后,澳优乳业收购了剩余49%的股份,将这家荷兰百年企业变成了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在全资收购后,澳优乳业开始对荷兰3个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并宣布总额达1.65亿欧元的绿色项目新工厂建设,该工厂将于2017年6月投产,新厂建成后将成为荷兰的婴幼儿奶粉生产工厂之一。
“从全球视野出发,整合国际婴幼儿乳品行业的优质资源和创新优势,将营养推向更高标准,企业才能在行业中保持优势,才能更有实力与国际乳业巨头抗衡。”吴少虹如此表示。
随着公司业务的稳健发展,澳优乳业也在进一步完善上游产业链并开始布局营养产业的多元化。2016年8月,成功收购澳洲专业营养品公司Nutrition Care,为进军国际营养品市场打下基石;9月,与新西兰第二大乳品合作企业Westland签订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扩大在全球黄金奶源地的战略布局。
谈起2017年的“小目标”,吴少虹憧憬满满,“在营业收入方面,要比去年增长40%,达到40亿元。”为此,澳优乳业今年还是要继续完善上游奶源布局工作,完成新西兰、荷兰两个新工厂的建成投产。
同时,在国际化市场方面,要完成巴西等国际市场的布局,并调研印尼、南非市场。此外,还将严格按照国家监管政策,完成旗下品牌奶粉的配方注册工作。“时不待我,2017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记者了解到,澳优乳业在2015年底提出“黄金十年”的发展战略,并确立了“成为世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和营养食品供应商,消费者最信赖的营养健康服务顾问”的企业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