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复苏的四月天,各种细菌和病毒也开始“萌芽”了,每年的4-9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各位宝爸宝妈们想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
手足口病是个啥?
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要说起这到底是个什么病来还真不一定知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内发病率最高,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可以自愈,但也不排除极少数宝宝会出现比较危险的状况,如患上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
特别提醒:因为病原体类型多,各型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所以即使之前得过手足口病,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再发病。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的一般症状,口腔溃疡、疼痛、口痛、流涎、厌食、烦躁不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扁桃体肿大、手足心可见皮疹,先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即转为水疱疹,皮疹可在一周内消退,不遗留色素沉着、脱屑或疤痕。
手足口病的少数病例,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和急性循环呼吸衰竭,精神涣散、四肢抽搐、嗜睡、四肢发凉、面色发白、心跳紊乱等。
特别提醒:在这里要提醒各位,由于“水疱疹”的症状会让部分家长误以为是出水痘,往往耽误了病情。
其实,这两种病是很容易区分的
手足口病:除手足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般无皮疹
水痘:全身性的皮疹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警惕!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被污染的水、不卫生或变质过期的食物)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还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患病宝宝玩过的玩具、用过的餐具、毛巾等)造成传播。
特别提醒:
家长本身也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给宝宝。因为大人的免疫力强,症状也较轻,一般只是手足出现疱疹不会发烧,甚至没有任何症状的携带。
如果家中有手足口病的宝宝,负责护理的大人最好不要接触别的宝宝;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家长从外面回来,最好先洗过手,尤其是接触宝宝的食物前一定要洗手。
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1、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果宝宝在口、手、脚、肛门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无论是否发烧,家长都应该立即带宝宝去医院,由医生来诊治。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6、给宝宝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让宝宝多喝白开水。
7、定期修剪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可以把宝宝的手包起来,防止抓破皮疹。
8、如果宝宝的屁股也有皮疹,那么家长应随时清理大小便,而且一定要保持宝宝的屁股清洁干燥。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被子是预防手足口病的15字方针,请各位宝爸宝妈牢记!
也请提醒身边的家长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