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取消
产品
公司

谈“线”色变 婴童实体店要如何超越网店?

2015/10/27  1288.tv开店指导

当前,创个业,搞家公司,如果不提B2C、O2O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人。开口闭口,用O2O改造传统线下实业,把大量业务转移到网上。线下实体店面对汹涌的网络大潮,在不知所措和惶恐不安中,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业务一天一天萎缩,甚至因失去控制而关闭。这些老板们每天都在思考,不加入“网购”就是跟不上需求而没有未来,加入则因线下生意大幅缩水而失去现在,进退两难。

那么,线下实体店到底输在哪里?他们还会有机会么?

让我们来分析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大型商城,每日进店购物的客流量约5万,当然,也就是产生交易。如果按照网商的计算逻辑,1%的购买转化率,那么反映到线上相当于有500万人次的浏览,5万人下单(相当于order=5万,PV=500万,这个规模在网商的级别里也是可观的)。然而,其中不同的是,所有网商都对这5万购买者的行为轨迹进行了全程跟踪,并且留下了完整的客户信息(浏览轨迹、交易信息、个人住址、联系方式、购物偏好等),因为有了这些信息,网商能够很容易开展二次定向精准营销,并把这些客户重新拉到线上或线下再次消费。可是线下商城呢?整个购物过程,既不知道是谁买了什么产品,也不知道他们的消费轨迹,更谈不上获取联系方式了。也就是说,此单交易结束,这个顾客就丧失殆尽,商城是无法对这些人作二次营销,拉他们再次到店。

这两种经营模式的区别,是粗放式营销与精准营销的区别;是广告式营销与数据化营销的区别;是传统经营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的区别。很显然,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信息不对称”的战争,线下实体店延续了上百年的经营模式遭遇了致命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网商掌握了客户的完整数据,控制了客户信息,可以非常及时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当今时代,信息就是虚拟世界的“货币”,谁控制了信息,谁就掌握了“货币”的发行权和流通权,也就掌握了主动权。

且不谈线下实体店开设网店(这是拿自己的短板跟他人的长处去比),面对如此困境,线下实体店还有机会吗?

当然有。奥秘就是收集大量线下消费者的各种数据,将线下的消费行为完整分析,并利用这些信息开展线下客户的精准营销。按照刚才的实际案例,其实,一个大型商城每天的客流量和交易量是惊人的,尤其是节假日促销时期。如果这些数据能够充分收集和利用,二次个性化营销将顺理成章,线下实体店的业绩成长将不再是梦。

美国营销学者Robert Blattberg说过“拥有客户数据库,或将不再是一个竞争优势,但是没有客户数据库,却绝对是一个竞争劣势!”建立详细准确的客户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成败,也是分析好、维护好属于企业自己的“货币”的一个有效方式。如今大多数线下实体企业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可能损失的不只是“货币”,而是未来!

实体店不需要O2O的概念,只有“店内”和“店外”之分!

现在有不少线下实体店,扬言“我们也玩O2O,我们要跟上时代”。似乎这个时髦的词让其耳濡目染,甚至有很多店家老板拍脑门认为O2O可以大幅度提高营业额。O2O有那么神?依我看,所谓的概念都是虚幻的,实体店根本就不需要O2O,只有“店内”和“店外”之分。

举一个团购的案例,可能大家都熟悉。某大型团购网站,在每个城市业务发展之初(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核心策略是在当地人丁兴旺的大型商城派驻销售,向商城内经营较好的餐厅、影院、KTV、美容院等推荐团购业务,声称他们可以从“线上”带客进店。这些将信将疑的老板们很多都作了尝试,当然是以付出极大折扣为前提的,有的甚至是一折。紧接着,此团购网的销售开始在商城的门口发放单页广告,告知进店的消费者“某知名品牌正在打折促销,只要登陆某团购网站线上购买即可获得优惠,也可应用手机端直接购买套餐即刻消费”。如此一来,大量本已决定去这些门店消费的人,为了图便宜,当然会买“团购”。而经营者们,看到一批一批的持有某“团购券”的客人到店,着实兴奋了一番,同时也坚定了自己不断“做团购”的决心。

那么,为何很多店不能自主开展此项工作?归根结底是长期以来自身的经营模式和人员的能力造成的。自古以来,一个好厨师烧得一手好菜,开了馆子客人就会络绎不绝,根本不用关心今天与明天是否为同一批人。只有在生意不好的时候才想要做些营销,但因为手里没有数据,又没人搞得懂互联网,很容易被人忽悠了。

有人说,中国的商家觉悟比较慢,对互联网还没有准备好。其实,每一个老板的生活正在被互联网渗透,不是他们觉悟慢,而是互联网太泡沫化。所谓的 O2O,只不过成了团购、折扣、优惠的代名词,不断吞噬着实体店的利润。他们被这个概念弄怕了,现在都是小心翼翼的行动。其实无须在乎概念,对于线下实体店的老板而言,到店消费的客人,无论是从电视、网站得到的消息,还是短信,微信,微博,都无所谓,只要这些渠道是低成本的,通畅的,就OK了!

线下实体店,你为何舍本逐末开展网上业务?

最近“某某购物中心完美转型O2O”的新闻,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但是,流行事物的背后,有人真的分析过他们的本质吗?

在此,必须引用最近“国内百货销售排行榜”的数字。上半年销售额居首的大商百货,半年175亿,看上去遥遥领先,但仅为淘宝“双十一”一日的销量。如果今天线下实体店老板还固执的认为,线下的实体产业能轻松开展,线上与线下整合营销超越网商,那就太幼稚可笑了。如今的局面,已经不再是线下实体店与网商如何竞争的问题,而是实体店是否还能生存的问题!

线下实体店,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众所周知,当前互联网最具煽动力的领域无疑是“O2O”,无论是互联网圈内,还是大量的线下实体店老板,都对O2O充满憧憬。很多实体店老板由此加入网上销售的大军,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搬到网上,有的甚至是扬言打通线上线下,全面升级,但结果又如何?

我们来比较一下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网商的优劣势。

首先,线上网商的企业都是在互联网基因下发展起来的,他们深谙网上用户的刚性需求。在用户操作体验,周密的网络运营,及时便捷的物流,贴心的营销推广,产品种类多样化等方面,京东都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无地域限制的网络营销切换成本非常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马太效应”将非常明显。排名第一的网上零售占比70%,第二名占20%,第三名至所有的其他仅占10%,所以这场线上零售的战争只会有一个赢者,其余的通通被老大吃掉。

再来看看线下,目前所有的评论对于线上线下都是一边倒的声音,线上网购是未来,线下是没有出路的鸡肋。同时,无论是互联网业内人士还是线下实体店本身,都对发展线下没有信心,除了被动“调整”和“关店”,仿佛没有其他办法。

目前,苏宁在大陆地区已进入273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连锁店面1572家,假设这些线下店平均每天接待到店客人超过3000人,那么每天光顾苏宁的客人将超过470万,而这其中,假设1/3到店客人产生购买,那么将会产生日均156万的订单。如果按照电商1%的转化率,苏宁线下实体店的每日订单 156万,PV1.5亿。源源不断的客流,就是一个巨大流量的来源,更是线下实体店最大的优势,但却被很多线下店的经营者视而不见了。相反,线下实体店为了扩大线上的流量和转化率,平均“拉新”一个客户的成本却高达260元以上。忽视线下客户而“砸钱”投入线上经营,这显然是顾此失彼,舍本逐末的经营行为。

很显然,如果真正将线上线下打通,完全可以将线下的客户数据全面收集并管理,无论是通过线下的二次精准营销,还是将线下的客户数据与线上的电商数据进行交叉营销,都是极具潜力和想象空间的。

如今,线下实体店落后的经营思路和运营方式,应在O2O的大潮来临之际华丽转身。消费者还是那些消费者,无论是通过网络渠道,还是门店渠道,应该拥有统一的一套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唯有全面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才能让线下实体店既能发挥线下体验优势,又可通过网络传播与营销将优势扩大,进而在新时代的零售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火爆孕婴童招商网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