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见过云实婆婆,但每年正月,爸爸都会带着我和妈妈,赶上两天的火车,回来祭拜婆婆。
爸爸的身世,就像谜一样朦胧……
七十年代末的某个冬日,不到三岁的他,像一只病猫儿,蜷缩在乡小学门口,早早来赶集的村里人,足足有上百人围观。婆婆是第一个冲上来,麻利地解开了棉袄,一把就把爸爸揽到了自己温暖的怀里……,从那一天起,年近六旬的婆婆就和苦命的爸爸,开始了相依为命的日子……
其实,关于爸爸身世的传闻,一直在村里流传:爸爸的原生家庭离婆婆的小村,不足20里的山路,爸爸是那个家庭中第六个孩子,一出生就体弱多病,三岁的人儿,长得像个一岁的娃娃,家里实在是没钱给他看病了,又不忍心亲眼看着孩子病死、饿死……
零零后的我,没有经历过那个饥荒的年代,只是听老人们说,那是一个处处弥漫着饥饿气息的时代。家里多一口人吃饭,对山村的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更何况是一个病恹恹的孩子,这也是村里人没人愿意抱养爸爸的原因。
在那个贫瘠的小山村,孤苦伶仃的婆婆,本来就过得清贫,唯一的女儿也跟着货郎远嫁了湘西。婆婆每天要到村后的深山老林里,或采集云实果,或用镰刀劈开云实树枝,找寻一种叫“斗米虫”的虫子。云实果是一味名贵的药材,每逢大集,婆婆就会跨上一篮子云实果,或摆摊儿售卖给收药的商人,或送到乡卫生院,换点零花钱,用以度日。斗米虫更是金贵,十里八乡的村民,谁家孩子的身体有了什么毛病,不管是萎靡厌食、尿床夜啼,还是头疼脑热、跑肚拉稀,都会来求婆婆,要走几条斗米虫。回家用瓦片焙干、烤熟,馋嘴的娃娃会吃得津津有味,不出两天,小孩子就会变得生龙活虎起来。即便很多患有沉屙痼疾、体质虚弱的孩子或是发育不良、不长个头的孩子,坚持吃上一年半载,都会像变了个人似的,生机蓬勃起来,脱胎换骨般的猛蹿个头儿。流传说,古代人宁愿用一斗米,来换一条虫儿,因而得名“斗米虫”。在浙江、江西一带,斗米虫也叫做“长个虫”“聪明虫”“脾胃虫”。“吃条虫 健如龙”、“宁吃斗米虫一条 不吃山珍一大包”等谚语,在江浙民间广为流传。
山里人心底善良,谁来婆婆家索要斗米虫,都会带来一罐大米或一包薯干,或是给爸爸捎来几件应季的衣服。妈妈曾背地里跟我说,爸爸是“吃百家饭 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所以才如此的浑厚而豁达。
自从有了爸爸,最大最肥的斗米虫,婆婆都会精心的挑选出来,认真地烘焙炮制,每天给爸爸吃上几条。村里人常当着婆婆的面,“骂”她偏心,爸爸也因此得了一个“虫人儿”的绰号。
也许是上天被这对苦命的祖孙所感动,也许是神秘的斗米虫,滋养了爸爸弱小的身躯,在婆婆几年悉心的照料下,爸爸成了村小学里最健壮的孩子……也逐渐成为婆婆和全村人的骄傲,爸爸是山村第一个考到县城读高中的孩子,又是县城第一个考上复旦读书的孩子,听说录取的那天,是县教育局长亲自给爸爸戴上的大红花。
婆婆是在六月初六过世的,是进山采药的村民,在山谷里发现了她。婆婆是在峭壁的云实树上捉斗米虫时,不小心踩空,摔下了谷底。村民们一直不能理解,年迈而孱弱的她,是怎样爬上了那么陡峭的悬崖……她唯一给爸爸留下的,是满满一瓶子她精心焙制过的斗米虫。也许,这世间唯一能让她牵挂的,就是那个她养育了整整15年的少年……
那年,高考的日子是六月初七。善良的村里人,不想让第二天就要高考的爸爸分心,刻意隐瞒了婆婆去世的消息,爸爸没能送婆婆最后一程,这也成了爸爸一生的愧疚……
村里人告诉妈妈,高考后的爸爸,像疯了一样,一口气从县城跑回了山村,鞋子都跑烂了,一头扑倒在婆婆的坟头,撕心裂肺的号啕大哭。站在爸爸身后的全村人,看着跪匍在婆婆坟前,哭得死去活来的少年,看着少年那双血肉模糊的脚底板,没有一人不为之动容……
到大学开学前20多天,爸爸没日没夜地待在婆婆的坟前,抚摸着那堆黄土,就是不肯离开。朴实而良善的村里人,实在没辙,便在婆婆坟前,给他搭了个临时的草棚,每日轮换给爸爸送饭。
开学前一天,是爸爸的高中校长和班主任前来,把他搀走,带上的火车。村里人说,近一个月的煎熬,一米八几大个的他,瘦得还不足百斤……
自此,爸爸开始了他“开挂”的人生。本科毕业后,他被国家公派到日本东京大学,攻读金融工程博士。在大学里,他邂逅了我的妈妈,妈妈同样是中国公派留学生,只是攻读的是生物工程学博士……
听妈妈说,工作后,爸爸省吃俭用,用了自己三年的积蓄,回村给婆婆修了那座村里最豪华的坟墓。再后来,爸爸创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一次就给那个叫“白衣巷”的小村,投资了近两千万元,给村民们建立起了全国最大的“斗米虫野生养殖合作社”……
妈妈出身于上海一个殷实的家族,善良而知性。三年前,她特地把山村的斗米虫,带到了东京大学的实验室,在导师的协助下,她终于破解了斗米虫药用价值的千年奥秘,分解出了斗米虫体内,能激发人体潜能的神秘物质。回国后,妈妈把这一专利,无偿转让给了“中国药都”——亳州的一家药企,那家叫益泰的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中医古方的研发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妈妈把她这一专利配方,注册命名为“斗米虫·高起点”,她是想让所有的中国孩子,不再经历爸爸经历的苦难……
婆婆跟我们家没有一丝的血缘关系,但她,似乎又是我们家最重要的成员。每年正月,前去给婆婆祭扫,已成了我们家约定俗成的重要仪式。爸爸有时会坐在婆婆的墓碑前,给婆婆哼唱当地的民谣,“小囝囝,你别愁/婆婆跟你手拉手/小囝囝,莫怕矮/深山云实一排排/小囝囝,莫怕瘦/云实树藏斗米虫……”那是他小时候,婆婆抱着他,为他哼唱的小曲儿,妈妈会跟着爸爸一起哼唱。而我,喜欢看那座,以云实丛林作为浮雕背景的大理石墓碑,石碑上,是爸爸写给婆婆的碑文:您用善良,给我照亮了通往世界的路……